和记app

新泰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浅析

       城市绿化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加强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为中心;坚持政府组织、群众参与、统一规划、因地制宜、讲求实效的原则,以种植树木为主,努力建成总量适宜、分布合理、植物多样、景观优美的城市绿地系统。”

       近几年来,新泰市的城市园林建设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全市人民的努力下,发展势头强劲,城市绿化工作在原有绿化基础上,逐步走上正规化、系统化,绿化数量和质量都有较大的提高,城市绿化走向高档次发展的轨道。本着“点、线、面有机结合,宏观、微观相互兼顾”的原则,按造“规划一片、建成一片、绿化一片”的工作思路,积极开展城市的绿化、美化。新泰建成区现状绿地与广场用地480.71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34.1%,人均绿地与广场用地面积为39.9平方米,人均公园绿地达9.07平方米,绿地率34.1%,绿化覆盖率39%。

       但是依然存在许多问题制约绿地的发展如:新老城区绿地发展呈现较大差距、生产防护绿地建设水平相对不足、各类资源利用度相对不足、绿地建设管理体制有待优化等问题。

       为进一步适应新泰市城市功能提升,提高城市亲合力和个性魅力,继续实施以生态绿化景观为主体的城市人居环境创新,明确城市绿化建设的目标和方向,遵循《新泰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加快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建设工作,特编制本规划。《新泰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17-2035年)》是以《新泰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为基础、依托城市空间总体布局的一项专项系统性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及其它相关规划中有关绿化体系规划的进一步深化和细化。

一、本次规划的规划理念

1、运用海绵城市理念及其思想的延伸

       海绵城市理念下的绿地系统是系统的、全面的,兼顾绿化空间与水循环,以往绿地系统主要关注绿化空间,虽然也涵盖城市中的水体,但仅作为绿地中的一部分,海绵城市理念下的绿地则要关注水的循环、绿地的蓄水滞水以及地下蓄水等更宽的领域。

       绿地与周边汇水区域的有效衔接——绿地规划时结合雨水汇水排放布局,绿地与周边汇水区域的有效衔接,这一点也是基于全面统筹的观点,传统的绿地有时不利于地面汇水,通过适当的改造改变这一状况,例如下沉式绿地、排水口的改造等,将没有连接的区域联系起来,构成城市内的生态网络。

2、绿网理念

       规划充分考虑了城区自然地形条件和总体规划布局特点,强调绿地景观体系的连续性和层次性。结合城区规划道路结构,规划采用网格状的绿地布局模式,构筑整个城区的“绿色网络”。将城区内公园绿地、道路绿地、防护绿地、其它绿地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形成“点、线、面”相结合的城区生态绿化网络。

       点——以城区入口、广场等体现城区形象的场所作为近期重点绿化。

       线——城区道路为主要绿化载体。

       面——结合“见缝插绿”原则,城区内进行大面积绿化,整体形成城区绿地网络。

       本规划本着科学合理的布局原则,通过对区域农田、水系、绿廊、交通绿化、生态控制区和城市组团等多种元素的深入分析,以城区外围农业生态涵养区为背景,以城区各级综合公园为核心,其它各类公园绿地均匀分布,以沿水系和交通的绿色廊道为网络,形成“绿核点缀、绿园均布、绿网纵横、绿系全城”的绿色空间格局,增强城市组团与区域间良好的生态效应。

3、城市双修

       “生态修复、城市修补”是指用再生态的理念,修复城市中被破坏的自然环境和地形地貌,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用更新织补的理念,拆除违章建筑,修复城市设施、空间环境、景观风貌,提升城市特色和活力。按照居民出行“300米见绿、500米入园”的要求,均衡布局公园绿地,通过拆迁建绿、破硬复绿、见缝插绿、立体绿化等措施,拓展绿色空间,让绿网成荫。

4、从园林城市向生态城市转变

       由“园林城市”到“生态城市”体现的是一种理念的变化,也是对人类生存方式的重新思考。融入了“生态”二字并不是简单的叠加,而是由注重城市园林绿化指标到关注自然环境、生态环境、人居环境共同发展直至形成良性循环的城市生态系统。绿化的数字指标不再成为追逐对象,城市的建设需要一个整体的生态观,城市不仅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也要实现自然、环境、社会与经济的综合协调发展。

二、本次规划的规划目标

1、近期目标(2017-2020年)

       依托生态自然资源,以周边山水格局和生态农田为基底,以滨水绿化为脉络、以公园绿化为亮点、以道路绿化为纽带,提升城市绿地覆盖率,将新泰建设成为山水辉映、绿意盎然、鸟语花香的“花园城市”。同时,规划以山、水、路为骨架,按照“一季为主、多季兼顾”的原则,将城市隔离绿带、生态绿地、城市公园、街头游园等串连起来,实现市民出门“步行5分钟见绿”。

2、中期目标(2021-2025年)

       重点在青云和新汶城区之间的采空区及采煤影响范围内,完善田园基础设施,让良好的生态环境、优美的田园风光成为市民推窗可见的风景。按照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的要求,规划建设一批承担部分城市功能的宜居村落,让乡村成为生态田园城市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同时兼顾到城市功能需求,在城市规划设计上有机融合田园景观、民族文化、历史记忆和现代气息,凸显城市风貌与山水田园格局的协调共生性,形成城市风格,打造城市标签。积极实施增绿植绿、拆围透绿,打造立体绿化空间,将城市绿地系统与山水田园有机结合,打造“田在城中”的田园宜居城市。

3、远期目标(2026-2035年)

       依托良好的自然生态条件和国家园林县城创建成果,构建城市绿化总量适宜、分布合理、功能显著、植物多样、文化凸现、景观优美的城市绿地系统;加强生态空间管控,因地制宜实施生态修复;落实生态、节约型园林建设理念,确保2035年新泰绿地系统建设将达到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绿化指标标准,实现城市绿地率39.4%、人均公园绿地12.16m2的目标。

三、本次规划的规划宗旨

1、打造生态安全之城

       城市内部水系防护带应与滨河景观绿地、滨水公园相协调,在人流活动频繁地段和节点规划滨水公园、滨水游览绿带,一般地段可配植防护绿地。做到以防为主、游防结合。城市主要水系防护绿带宽度100-200米,次要水系防护绿带宽度50—100米。城区内柴汶河、岙阳河、平阳河、西周河、西都河两岸规划湿地景观和森林景观以游赏绿地为主,城区外河段两岸以防护绿地为主,使之成为城市的天然生态保护屏障,打造生态安全之城。

2、打造幸福宜居之城

       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合理、均衡地分布公园绿地,满足相应服务半径的需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根据城市用地结构与布局,合理确定各类公园的内容和布局形式。老城区积极推动现有公园绿地改建提升,同时结合拆违建绿、拆硬建绿、拆墙建绿、见缝插绿的思路建设街旁绿地,满足公园服务半径覆盖要求。新城区通过立足总规用地规划,结合已有控规规划,高标准建设落实城市公园绿地。提高公园绿地规划设计水平、突出生态园林的特色,打造幸福宜居之城。

3、联接绿地要素,打造绿色休闲之城

       根据绿地类型,绿地的自然条件确定不同绿地的主体功能和特色。充分利用资源优势,进一步体现历史文化的特色,并加强对柴汶河、岙阳河、平阳河、西周河、西都河等河流的保护,加大污染治理力度。提高城市滨水整体绿化质量,改善原有的生态环境。使之成为群众休息、散步、晨练的方便之地,打造绿色休闲之城。

4、彰显地域特色,打造特色人文之城

       将城市绿地作为展现新泰城市特色风貌的载体,展现传统文化风貌特色。调查和梳理新泰市市域各种历史文化资源,融入到公园绿地的规划设计中,在内涵形式上表达多元灿烂的文化特色,无形的文化内涵转化为有形的物质形体,构建城市文化底蕴。

       在城市内外的文物古迹周边地区建设开放空间和公园绿地,同时通过绿色交通线和林荫步行路、滨河景观带串联,构建与观光旅游产业发展相结合的绿色游览体系。充分彰显地域特色,打造特色人文之城。

       新泰市绿地系统规划已审批通过,本次规划本着生态优先、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以加强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创造良好人居环境、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为中心,发挥城市绿地的生态、景观、生产等作用,以种植树木为主、科学研究、统筹规划,高水平、高标准的规定各项绿化指标,确保规划期末新泰绿地建设将达到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的绿化指标标准,实现居民出行“300米见绿、500米入园”的绿化目标,为新泰生态文明建设创造良好的绿化条件,为新泰人民创造更好的人居生活环境,造福于民。

时间 : 2018-10-30
Sitemap